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(下稱三峽集團)集中開工了一批新能源項目。
界面新聞記者從三峽集團獲悉,2月24日,三峽集團在京通過視頻會形式發(fā)出開工動員令,宣布在廣東、江蘇等地開工建設25個新能源項目。
三峽集團稱,這25個新建項目的總裝機規(guī)模392萬千瓦,總投資達580億元,建設期預計提供各類就業(yè)崗位約1.7萬個。
這些新建項目分布于廣東、江蘇、福建、寧夏、河北、河南、貴州、重慶、山東等14個省區(qū)。其中包括廣東陽江沙扒二至五期海上風電項目、福建長樂外海及江蘇如東共六個海上風電項目,裝機規(guī)模達250萬千瓦,計劃2021年底全部投產。
另包括14個陸上風電項目,裝機規(guī)模82.25萬千瓦;5個光伏項目,裝機規(guī)模為60萬千瓦。這19個項目計劃全部于2020年底投產。
據(jù)三峽集團介紹,此次開工項目中,容量、投資規(guī)模位列前兩名的,為廣東陽江二至五期1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和江蘇如東8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。
這兩個工程項目總投資約424億元,將安裝414臺國產大容量風電機組,預計建設期可提供各類就業(yè)崗位超4000個,投產后年總上網電量可達72億千瓦時。
陽江項目位于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,是三峽集團在廣東省的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。
該項目總投資約320億元,總裝機容量170萬千瓦,共安裝269臺大容量風機。其中安裝5.5兆瓦風機55臺,6.45兆瓦風機171臺、7兆瓦風機43臺。
陽江項目共分為五期建設,一期30萬千瓦項目已于2019年11月底并網發(fā)電,二至五期140萬千瓦項目同步開工。
界面新聞從一家整機企業(yè)人士了解,明陽智能(601615.SH)、金風科技(002202.SZ)、東方電氣(600875.SH)中標了陽江項目,分別獲得裝機容量70萬千瓦、40萬千瓦和30萬千瓦。
江蘇如東8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是國內首個±400千伏柔性直流輸電海上風電項目,直流海纜輸電距離超100公里,是目前國內電壓等級最高、輸送距離最長的柔性直流輸電海纜。
該項目由兩個分項目組成,裝機容量各40萬千瓦,共安裝200臺4兆瓦風電機組,分別在海上和陸上各建設1個換流站。
上述整機企業(yè)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,江蘇如東項目全部使用上海電氣4兆瓦海上風機。
三峽集團成立于1993年,前身為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(fā)總公司,是全球最大水電開發(fā)運營企業(yè)。
三峽集團正將新能源打造為集團公司的第二主業(yè),旗下中國三峽新能源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三峽新能源)為第二主業(yè)戰(zhàn)略的實施主體。
三峽集團計劃,2020年新建和續(xù)建新能源項目規(guī)模約540萬千瓦,同比上年增長77%。
依據(jù)發(fā)展規(guī)劃,三峽集團已確立建設“風光三峽”和打造“海上風電引領者”戰(zhàn)略目標。其中,海上風電成為其第二主業(yè)中的核心產業(yè)。
2015年,三峽集團在海上風電上的布局加速,當年其首個海上風電項目——江蘇響水20萬千瓦近海風電項目首批八臺機組建成投運。
2016年11月,三峽集團啟動了福清興化灣3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一期工程樣機試驗場建設,投資約18億元進行海上風電集中連片開發(fā),該項目為全國首個大功率海上試驗風場。
2019年,三峽集團風電總招標量約569萬千瓦(不含湖北能源數(shù)據(jù)),其中,海上風電招標量約468萬千瓦。
據(jù)界面新聞根據(jù)公開招標網站及風電開發(fā)商電子商務平臺統(tǒng)計,三峽集團為2019年海上風電招標量最大的開發(fā)商。
截至2019年10月底,三峽集團可控、權益和在建總裝機規(guī)模達到1.32億千瓦,其中96%為可再生清潔能源,新能源業(yè)務投產和在建裝機規(guī)模超過1100萬千瓦。
三峽新能源前身為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。2019年7月,三峽新能源股份制改造完成,計劃今年完成上市。
評論